•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打造县域共同体 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      2022年11月28日 20:55      1288

◇龚松柏 白中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要切实缩小贫富差距。当前,中国最大的差距仍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县域以下的普通农村仍有大量的相对贫困人口。推进中国城乡共同富裕,需要推进县域内城乡的全面融合,打造县域共同体。

首先,重构国家的产业布局,打造县域共同体的经济基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中国的产业按目标取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实现经济、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高技术产业,第二类是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的一般制造业,第三类是着眼于国内大循环的一般制造业和涉农产业。第一类产业应该重点布局在大城市,第二类产业应该重点布局在沿海,第三类产业则可重点布局在县域。由县城工业园区承接一般制造业,由县域以下普通农村生产主要农产品,再通过“一县一业”的产业规划,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使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当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中国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城乡融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要实现城乡融合,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在合作化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平衡分布。当县域成为内循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就能推动工业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平衡地分布,进而大大增加县域范围的就业机会和县域以下普通农村致富机会。这种产业的重新布局,使县域经济成为推进中国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为打造县域共同体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合理规划县域的功能分区,打造县域共同体的空间基础。地域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有一个功能分区明确且紧密融合的空间布局。当前,推动县域共同体建设可以将县域空间分为四大功能区,即县城市区、县城工业园区、兼业农户生产生活区和专业农户生产生活区。县城市区是县域主要行政事业单位所在地和主要的市民聚居区,应适当扩大县城市区,使县城成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县城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县域经济与全国大市场的主要连接点。兼业农户生产生活区主要是乡镇和村社居民的聚居点。专业农户生产生活区则是真正的农业主导的生产生活区,其核心是专业农户建立的大中型家庭农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后,应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域范围内的快速路网体系,在大多数县建立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域一小时通勤圈,使得县域范围内的工作生活与各大城市内部的工作生活同步,从县域内任意地点去另一地工作将不再存在空间障碍。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和一小时通勤圈的建立,将使县域范围内工农城乡紧密融合,由此打造县域共同体的空间基础。

最后,全力推进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县域共同体的民生基础。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高水平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县域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全力推进县域内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建立城乡联合的义务教育集团以及教师轮岗制度,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质量均等化。推动县城知名中小学与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联合组建教育集团,将县城知名中小学的先进教育理念与优秀管理经验向农村中小学推广,建立县域内教师轮岗制度以实现团队水平的均等化,不断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均等化。其次,建立全科医生城乡轮岗及城乡家庭医生制度,推进县域内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推进县域范围内基层医疗点的全科医生城乡轮岗制度,建立城乡家庭医生制度,让全科医生与每一个城乡家庭签约。由此,可以有效地推进县域范围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可以全面提升县域范围所有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县域共同体的民生基础。

打造经济、空间、民生“三大基础”,将使县域经济深度嵌入新发展格局之中,成为推进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支点,同时又使县域内部成为功能分区合理、空间紧密融合、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共同体,助推中国城乡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第A06版:A06 (csstoday.net)